入工飼料用桑葉質量要求
?發布時間:2019-03-31 09:18:14 已有0人瀏覽
家蠶人工飼料中有近30種成份,其中桑葉粉占人工飼料25%—50%,是關系飼料品質重要因素,而且是難控制的因素。在沒有人工飼料專用桑園的情況下,零星收購養蠶剩余桑葉,其風險是農藥殘留和各種污染,其次是劣質桑葉(黃葉、泥葉、病葉、枯黑葉、蟲口葉)、雜草、昆蟲、石塊、泥土及各種雜物混雜其中,為保證桑葉粉質量,必須花費大量人力予以分揀清理。另外,受季節、肥培條件、桑園管理、桑樹品種、晾曬場地、晾曬天氣、運輸等諸多環節影響,桑葉粉的品質也會因此產生較大差異。一般來說人工飼料用桑葉粉以春葉好,晚秋葉次之,中秋差DJ。大量加工桑葉粉時,日本采用類似制茶機械,鮮葉在短短th內就能干燥,桑葉粉含水率低,質量好。我們為節省機械設備投入及減少能耗,大幅降低桑葉粉制作成本,常采用自然日曬干燥法。北方地區在晚春、初夏往往以連續晴好天氣為主,晚上無露水,桑葉晾曬質量較有保證,但中、晚秋期,在晾曬過程中夜間受露水影響,桑葉極易褐變,因此,中、晚秋期桑葉的晾曬難度較大。為確保質量,結合日曬,還應投資建設類似熱風烘繭灶之類簡易干燥設備。桑葉粉內在質量主要檢測粗蛋白、粗脂肪、總糖、水分、粗纖維、灰份等指標,具體指標應達到如下標準:粗蛋白≥22%,粗脂肪≥3.0%,總糖≥10.0%,水份≤9%,灰份≤9.0%。除上述檢測外,對人工飼料育質量采用養蠶效果評價法,結果更為直觀。按桑葉粉不同產地、批次等,分別配制成人工飼料后進行養蠶檢驗,然后根據其質量、季節、產地,分別標記為A、B、C三級,分類保存,以供配料時根據不同用途搭配使用。對于有農藥殘留、受污染及品質低劣的桑葉,必須全部淘汰處理。
上一篇: 家蠶人工飼料質量與飼養的區別
下一篇: 人工飼料用桑葉粉的肉眼觀察及分級